时间:2023-04-13 19:49:43 | 浏览:1075
本报记者 李洁祎作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期间的重要活动,在亚洲美食节——亚洲美食文化论坛于5月17日在北京举办。《环球时报》旗下环球舆情调查中心与中国烹饪协会在论坛上联合发布的《2019亚洲餐饮发展报告》显示,在亚洲餐饮市场,中餐已成为世界主要菜系中竞争力最强的菜系之一。此次调查通过全球数据样本库发放问卷,同时结合旅游点评网站猫途鹰和消费点评网站大众点评上的餐厅信息,范围覆盖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印度等五个具有代表性的亚洲国家,回收有效数据样本超过2500份。亚洲五国餐饮市场发展呈多元化趋势,中餐、法餐等世界各大菜系正丰富着人们的餐桌。调查发现,中餐在世界主要菜系中的受欢迎度排名第一,高达89.7%的受访者表示在近期吃过中餐,这一数字明显高于排名第二的意大利菜(66.5%)。竞争力评估从消费力(受访者消费意愿)、品质力(受访者对菜系品质的主观感受)和期待力(受访者期待度)三个维度进行。中餐的消费力以89.7%位居第一,这表明亚洲五国食客消费中餐的意愿最高。调查也发现,各国消费者对中餐的品质力认可度较低。其主要原因在于中餐惯用煎、炸等烹调手段,给食客留下了油腻的印象。在中餐显露市场竞争优势的同时,中餐餐饮品牌也在蓬勃发展,中国多家知名跨国餐饮品牌在亚洲五国都有分店。其中,台湾餐厅鼎泰丰在亚洲五国有61家分店;小肥羊25家;海底捞和添好运的分店数量均为21家。同时,亚洲五国的本土中餐连锁品牌也在各地市场表现优秀,分别有95.6%、94.5%和94.3%的当地受访者表示知晓巴米扬(日本)、香港饭店0410(韩国)、珍宝海鲜(新加坡)等本地连锁中餐厅。目前,中餐跨国品牌正在进行本土化改造,力求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而本土连锁中餐厅则更专注于品牌化发展,扩大影响力。饮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中餐在亚洲市场上的强势表现,有利于中国文化在海外得到更深远的传播。高达94%的受访者表现出希望深入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意愿。调查还显示,82%的受访者认为本国与中国餐饮品牌的合作交流丰富了当地餐饮市场品类。另有87.5%的受访者认为美食交流互鉴是各国文化文明沟通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餐也在逐渐融入亚洲各国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不断成长的中国美食有望成为文化交流互鉴的纽带,推动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边疆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亚洲国家之间的美食交流在传播各国文化的同时,有利于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亚洲国家经济与文化的共同繁荣。未来,期待政府能把中餐文化作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抓手,对中餐的海外传播给予更多的扶持与帮助。”
本报记者 李洁祎作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期间的重要活动,在亚洲美食节——亚洲美食文化论坛于5月17日在北京举办。《环球时报》旗下环球舆情调查中心与中国烹饪协会在论坛上联合发布的《2019亚洲餐饮发展报告》显示,在亚洲餐饮市场,中餐已成为世界主要
来源:【中国食品报】——访中国人民大学食政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中餐概论》作者刘广伟中餐是什么?有人说,中餐是烹饪,中餐是菜肴,中餐是餐饮业,中餐是饮食文化,这些回答都不够全面。“中餐是以中国传统烹饪、发酵、碎解技艺制作食物和箸食的整体范式。
2010年,在美国参议院的最高法官任命仪式听证会上,参议院格莱厄姆向时任大法官提名人伊莉娜提问:你们圣诞节那天会在什么地方?伊莉娜毫不犹豫的回答:和所有的犹太人一样,圣诞节我们全家会在中餐馆吃饭。中餐确实美味,对于我们这些早已熟知中餐滋味的
中式餐饮是中国餐饮市场的绝对主体,占据了约8成左右的市场规模,是一个体量达3万亿的庞大市场。在关注细分赛道的同时,中餐大盘的走势和主要板块的沉浮,能让我们在更高维度把握市场机遇。总第2863期餐企老板内参 王菁 | 文川菜粤菜湘菜组成一盘“